为切实提高牧区公众的金融风险防范和识别能力,维护群众财产权益,3月12日,乌兰农商银行结合“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宣讲,深入牧区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沉浸式”金融知识宣讲,持续擦亮“马背上的消保”品牌。
多方联动,铸牢牧区防骗堡垒。在乌兰县公安局、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乌兰监管支局的指导帮助下,乌兰农商银行打造“公安+监管+银行”三方联动模式,充分发挥各自专业优势。公安民警凭借丰富的办案经验,为牧民剖析电信诈骗的常见手段和应对策略;监管部门从消费者权益保护层面解读了金融消费者八项基本权利,加深牧民对自身作为金融消费者的基本权益的理解;乌兰农商银行人员则结合日常业务,聚焦“维护权益”,介绍日常金融业务的正规操作流程和风险要点,讲解了“征信洗白”“代理维权”等非法金融活动中介的危害,进一步提升了金融知识宣传教育的针对性。
沉浸演绎,点亮牧区防诈灯塔。此次宣讲最大的亮点是采用“沉浸式”演绎方式。乌兰农商行精心制作了“金融骗局脚本”,并以“蒙汉双语”呈现,生动形象地向牧区公众演绎金融骗局。与以往单纯的知识灌输不同,本次活动积极邀请牧民参与到脚本演绎中,让他们以“第一视角”亲身感受和接触骗局,直观体验容易受骗的风险点。牧民们热情高涨,积极配合演出,在沉浸式的体验中深刻认识到电信诈骗的危害与隐蔽性。
贴心交流,夯实牧区消保根基。“弯腰进帐篷”的宣传方式,体现了乌兰农商银行深入基层、贴近群众的服务理念。宣传人员不辞辛劳,走进每一顶帐篷,将金融知识送到牧民身边,让他们在家门口就能接受金融安全教育。这种面对面、心贴心的交流方式,不仅拉近了与牧民的距离,更使金融知识真正入脑入心。
通过此次“沉浸式”金融知识宣讲活动,牧区公众对电信诈骗的防范意识和识别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未来,乌兰农商银行将继续深化“弯腰进帐篷”宣传模式,不断丰富宣传内容和形式,持续擦亮“马背上的消保”品牌,为牧区的金融安全和社会稳定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