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特色金融文化 助金融蓬勃发展
“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建设金融强国,要坚持法治和德治相结合,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极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习近平总书记鲜明提出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这一重大课题,深刻阐明了中国特色金融文化的核心要义,为金融系统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极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指明了方向。积极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要突出“中国特色”这个关键。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蕴含着丰富的道德资源,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是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的内在要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调重信守诺,金融行业以信用为基础,必须始终坚持契约精神,做到诚实守信。
一、深刻把握中国特色金融文化的内涵要义和实践要求
在当今全球化的经济环境中,构建健康、积极的金融文化对于实现可持续的金融发展具有深远意义。现代金融体系的形成和发展,如股票、债券、银行、保险体系等,均对全球经济和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金融文化同样作为金融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经济发展也起着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它不仅影响着个人的金融行为和观念,还反映了人类社会在经济和金融领域的不断探索和创新,同时也塑造了整个金融行业的价值观和道德标准。从国家整体来看,中国金融文化中蕴含着较强的集体主义色彩,更强调金融活动对国家整体经济和社会稳定的贡献,金融机构往往肩负着更多社会责任。且受国家宏观调控影响,金融活动往往与国家政策紧密结合,具有独特且较强的政策导向性。
信用在中国文化中被高度重视,人们普遍认为保持良好的信用记录是一种重要的道德品质,这也促使着人们更加重视债务偿还和信用管理,对贷款和信用卡使用等金融行为更加谨慎。其次,家庭在中国文化中具有重要地位,家庭的利益和稳定常常被视为优先考虑的因素。这就导致个人在金融决策中更注重家庭的财务安全和未来规划,例如为子女的教育和婚姻储备资金、购买健康型保险产品增加健康保障。中国文化强调长远规划和持久积累,这种观念可能使人们在金融决策中更注重长期投资和财富的稳健经营,而不仅仅追求短期的高回报,例如多年期债券、终身型人身保险、年金保险等。当前我们在推动普惠金融方面就取得了一定的成就,目前金融机构小额信贷、理财、保险等金融服务,使更多人能够获得金融资源,促进了金融包容性的发展。
二、积极构建促进金融发展的诚信金融文化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全球化的影响,中国社会的价值观和文化传统也在逐渐演变和变化,对金融行为的影响也都在随之改变,要做好金融与文化的有机融合,还需要各方的共同努力,充分发挥金融的支撑作用和文化的创新驱动作用,共同应对市场挑战,实现共赢发展。例如金融机构根据文化产业的特点和需求,开发专门的创新型金融产品和服务,结合公司实际来讲,如文旅产业、知识产权、专精特新科技保险等,共同推动项目的实施和发展;通过不断的创新积累培养出既懂金融又懂文化的复合型专业人才,提高对金融与文化融合的理解和实践能力。还需要加强金融教育与普及,提高公众的金融知识水平,培养正确的金融观念和风险意识,有助于消费者做出理性的金融决策,增强对金融市场的信心。当前公司正在开展的“金融为民谱新篇 守护权益防风险”为主题的金融宣传月活动,就是为了深入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适老金融服务、新市民服务、农业农村金融服务、金融支持防灾救灾等,保障人民群众切身利益。
从政策层面来讲,政府部门也在积极出台相关政策,加强政策支持,鼓励和支持金融与文化的融合发展、鼓励金融机构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尝试文化金融创新,如版权质押融资、文化产业保险等,来推动文化金融创新。
三、坚定落实“五要五不”,推进行业自身健康发展
首先,在思想认识上,我们要深刻理解“五要五不”每一项的内涵和重要性,将其视为一个整体的价值体系,不断强化对这些原则的认同和尊重。培养强烈的风险意识,在进行创新进取时也不忽视潜在风险,平衡好创新与风险防控。始终坚持客户至上,在服务过程中不损害客户利益,想客户之所想,急客户之所急。
在日常工作中,以诚信守法为基础,无论何时何地都不违规操作,确保一切行为在法律和道德框架内进行。把专业严谨贯穿始终,遇到问题不盲目冒险,而是运用专业知识进行分析和决策。加强自我监督和约束,当面对诱惑和压力时,能坚定地按照“五要五不”要求自己,不弄虚作假、不泄露机密。持续学习和提升,通过不断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更好地践行“五要”,同时避免因能力不足而违反“五不”。
金融文化是金融发展的重要基石。构建健康、积极的金融文化对于促进经济增长、维护金融稳定和推动可持续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加强金融教育、培育职业道德、推动创新合作和强调社会责任,我们可以共同营造一个良好的金融文化环境,实现金融与经济的良性互动,迈向更加繁荣和可持续的未来。让我们共同努力,以金融文化的力量推动经济的蓬勃发展!
姓名:兰庆毅
单位: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海西州分公司